毕业新闻稿
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了,总之,不管学得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学生作品
05
01
《灵芝》
主创人员:闫欣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明永乐青花灵芝纹碗为明代宫廷御用瓷器,是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烧制的青花瓷。
整体的造型是头大身小的Q版化,人物发型方面的发饰是经过参考明代女子发饰的挑心、分心、满冠以及顶簪从而进行的分化创作。人物的服饰是将“青花灵芝纹碗”进行倒放从而形成一个裙型,保留了明显的纹碗样式。整体的背景外形以及花纹都是青花瓷方面的创作,可视为青花瓷样式的盘子。
拟人化人物的整体特色主要围绕“明代”以及“青花瓷”为主,更凸显出青花瓷的时代别样性和陶瓷艺术探索中的乐趣。
02
《釉荷》
主创人员:闫欣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南宋末期的青釉荷叶式碗是由中国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的龙泉窑烧制而成的。
整体造型最具特点的就是拟人化人物发饰上面的两个青釉荷叶式碗,更简单明了的展现了人物的创作来源是哪个陶瓷,也让人物的整体拥有了自己独有的外型和特色。本张插画的背景是采用大量荷叶作为铺垫,让陶瓷人物屹立于荷叶上,更与陶瓷相符合,使人物与背景相融合的恰到好处。
03
《鸳鸯》
主创人员:闫欣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明代青花灵芝五彩莲池鸳鸯碗也简称青花五彩高足碗,是明代宣德年间在景德镇烧制,收藏于西藏萨迦寺。
整体造型也是采用了陶瓷的名字“高足”人物整个的身形也是看上去修长。人物整体特色在于手里的扇子以及人物的下半身是直接采用陶瓷本来样子的托底高足,扇子的花纹以及人物下半身都来源于陶瓷本身的纹路和样式。使得人物更显而易见,更具有陶瓷本身的特色和创作的多样性。
06
01
《九尾狐》
主创人员:熊文君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先秦时代,九尾狐被视为瑞兽。《山海经.海外东经》载:青丘国,其狐四足九尾。郭璞注:世平则幽为瑞也。”
然而,在先秦人的心目中,狐并非单纯的善良之辈,而是善恶同体。同据《山海经》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02
《凤凰再造机》
主创人员:熊文君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凤凰,亦称凤鸟、丹鸟、火鸟、鹃鸡、威凤等,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对鸟类神兽组合,分有雌雄之别,“雄为凤”,“雌为凰",合称为凤凰。
凤鸟作为一种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飞禽,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已成了纳福迎祥、驱邪穰灾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理念的象征和审美形式的体现。在经历了数千年演变的凤纹艺术,今天仍在不断创造着新的形式。
07
01
《彝族》
主创人员:卢蕴璇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历史上,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02
《壮族》
主创人员:卢蕴璇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一直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我们国家拥有56个民族,民族服饰也是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具有别样的风采。壮族服装在不同的朝代和在不同的时期是会有不同的呈现的,壮族男女服饰特点是会有所区别的,壮族人特别是女性,是非常擅长纺织和刺绣的,当地会有很多的漂亮的花纹,还是很多的蜡染技术。
08
01
《荷叶》
主创人员:王雅妮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该插画以荷叶为主题,用拓染的方式将荷叶拓于裙摆,周边绘有几条小鱼丰富裙身,拓染并不只有简单地将植物原本样子印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修剪植物,结合绘画的方式来展示这项工艺。
02
《玫瑰》
主创人员:王雅妮
指导教师:何雅苑、韩剑武
该插画使用手提包来展示拓染工艺。利用不同植物不同的颜色,通过拓印保留植物的天然颜色该设计画面不仅是自然元素艺术设计风格的体现,亦是当代设计风格的展示,不同造型的结合让自然元素与当代设计结合得更为融洽。